close

書名:《漫走,在熊的國度裡》

作者:林滿秋

P1200603.JPG

【內容簡介】

這是一本關於愛的書,也是第一本由台灣人書寫「太平洋山道」的作品。

不只是對太平洋山道的愛,更是台灣東方女子與英格蘭男子的深情之愛,以及一對異國情侶對山林自然的眷戀之愛。可說是一本橫跨太平洋與大西洋、考驗愛情與未來的生命之書!

太平洋山道,跨越墨西哥、美國與加拿大國界,隱藏在太平洋海岸山脈之中,總長4,265公里。中間沒有人家,沒有旅館,遠離城鎮,除了幾條高速高路穿過,人煙罕至。這條山道是自1930年代起,經過三十多年、無數義工們的努力,才終於建造完成,並成為美國法定的景觀步道。

本書是作者寫她第一次和相隔異地的戀人健行在太平洋山道的經歷。在那之後,他們在大西洋岸彼端的維多利亞公園決定終生相守;婚後,兩人更是每年攜手重回太平洋山道。對作者來說,健行已不只是健行,健行更是一種沉思,一種磨練,也是一種心靈的沉澱。

【心得】

閱讀一本書之前,我習慣先瀏覽書背後的簡介、推薦序、序,然後是目次,都一一讀過後,才會開始主文的閱讀。一一讀過後,覺得內容是我喜歡的,有點類似遊記,但非工具書,作者細膩地寫下當時的經歷與感受,這樣的書,我喜歡慢慢讀,細細咀嚼書中文字,想像著那心情那畫面,於是,我開始了每晚半小時至一小時的睡前閱讀。

在此之前,我從未聽過太平洋山道,依書中前言所述,太平洋山道位於美國西海岸,總長4265公里,沿途有優美景觀、豐富的生態,以及未經文明沾染的荒野,是個人跡罕至、幽靜且寂寥的山道。最初提出建造山道構想的克拉克,希望能打造一個自然王國,同時架起一道對抗現代文明洪流的自然堤岸,於是,尋求各方資源與支持、募款,再進行山道路線勘查和評估,最後以地圖的形式展現山道路徑,接著建造山道,前前後後耗費25年之多。讀到這裡時,我想著,用25年的時間去圓一個自然的夢,不禁心生納悶是什麼樣的動力可以讓一個人願意不放棄的付諸行動,我想是因為內心洋溢著對自然的愛,才能如此努力與堅持吧!

讀完了前言,對太平洋山道有了初步認識後,我開始透過文字與照片,進入1999年的秋天,作者第一次踏上太平洋山道......

還沒出發前,作者和男友因裝備上的思考模式不同,便讓兩人大吵一架,我想起不久前看過的一篇文章:〈【登山安全】安全是你的責任─沒有告示與䕶欄的懸崖〉,長長的一篇文章,重點在傳達「天下最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就是你自己,而非三令五申的告示牌和護欄」,因為對山道地形、氣候的了解,使得作者男友在裝備上的要求謹慎。我想起自己在山裡,有時會見到穿著裙子或有跟的鞋子,又或者沒有背任何背包只帶著手機的人來爬山,讓我常疑惑著,這真的是來爬山的嗎?即使是很簡單的郊山,我還是認為進入山林應有其適當穿著、應該攜帶的物品,而非完全沒有任何準備就來,要接近大自然,就必須先了解大自然的危險,因為只有自己可以負責自己的安全,而非國家或是其他人。

「城市中的便利很容易遮掩一個人真正的性格,到了野外就不同了,是驢是馬,背包一背,到山裡走一遭就知道了。」,很喜歡首章的這段話,人生不也如此,很多事,都得試了才會知道,端看自己有沒有嘗試的勇氣。

未讀此書之前,從不知國外還有這種長途的荒野健行,作者男友不惜從英國飛到美國走太平洋山道,沒有路標只能靠地圖、指南針和腦袋來判斷方位、選擇路徑,但他認為其樂趣便在於此,有一種全新的生存感,讓人學會尊敬自然、懂得取捨,只有這種長程、沒有經過文明的健行,才能體會到大自然的節奏。像這種動輒一兩週甚至長達數月之久的長程健行,行前從裝備的選擇開始便是一種取捨的訓練,因為人的負荷力有限,故必須以什麼是生命中最基本的東西為思考點,割捨不必要的;而出發後將自己完全置身於荒野中,遠離文明的誘惑時,那些深藏的潛在本能才能被激發出來,如同作者一開始背負著20公斤重的大背包,從一開始的不適應、試圖放棄,到後來肩膀漸漸適應了背包的重量,慢慢體會到長途健行是一種自我沈思、一種心靈的沉澱,而後能靜下心來享受與欣賞山林之美。我喜歡安靜,故總喜愛往人煙稀少的山林跑,印象很深刻的是不久前才造訪的北插天山,在木屋遺址前我們享了整座山林,行進時偶爾我喜歡停下腳步,用眼睛欣賞眼前這一片蓊鬱樹林、高聳直達天際的神木,用耳朵傾聽林梢間的鳥鳴聲,在靜下心來的那一刻,我感受到自己的心也沉靜下來了,有一種滿足的安定感在心中漫延,除了家可以給我這種感覺外,山林也可以,也許是因為如此,我特別愛山吧!

雖然台灣的山既多且高,但從未發展出這般長途健行的活動,一般人以登頂為目標,常聽到的是攻下幾座百岳,而非過程的所見所感,若哪一天台灣也能發展出如同太平洋山道般遠離文明的山道,我會願意去走那麼一遭嗎?也許會,但我希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路同行。

「越橘莓的許多秘密,熊都知道;牠們在享用時,最恨人類突然的驚擾」,長期以來,印地安人、熊和越橘莓間始終保持著一種和諧的關係,各取所需,共生共存,互不干擾,印地安人不貪取,不躁進,熊也只取該取的一份,雙方因而關係美好,可惜這樣的生態卻在19世紀末貪婪的白人湧入後被破壞了。這段內容,讓我想起在臺灣的原住民,和印地安人一樣不貪取、不躁進,長久以來都能與山林共享自然資源,也是在漢人帶入了文明後,一切都不一樣了,為什麼原住民和印地安人對待自然都能有相同的思維,而漢人和白人卻不能呢?我想是因為原住民和印地安人長期在山林生活,與自然有著密不可分的生活及情感連結,若我們在培育下一代時,也能讓孩子多接觸自然,建立與自然的感情,那麼,日後孩子長大成人後,擁有做決策或是提供建議的能力時,是否能想起在自然裡的美好回憶,而能以善待自然的方式去處理呢?

茱莉亞‧希爾,一個愛樹的女孩,1995年愛上了「海德沃特紅木森林」,愛上了老紅木蒼勁的生命力,1997年開始以「樹坐」的方式待在紅木森林裡一棵稱之為「月亮」的樹上,以保護它免於被砍伐,同時製造議題,突顯濫伐的嚴重性,而她這麼一坐,竟坐了兩年又八天。讀到這裡時,我放下書本,直呼不可思議,竟有如此人物及故事,在樹上怎麼能生活兩年之久呢?歷經了同伴的撤退、木材公司的疲勞轟炸、惡劣的天氣等,一個人的熱情與毅力是有限的,她怎麼能堅持著不放棄呢?我相信期間她曾經興起放棄的念頭,但也許1995年初見紅木森林的那份感動深植於心;也許當她疲累時撫摸著老紅木的葉、枝幹時,又湧現出力量吧!

其實接觸了荒野之後,聽過一些荒野人的故事,常常覺得荒野人很多都是傻子,總是憑著一股熱愛自然、守護環境的傻勁,默默地堅持且溫柔的捍衛,我想起解說第二堂課大地的故事,那些過程背後的辛苦,那股傻傻地做的執著,透過惠慶姐平淡的口吻娓娓道來,讓人由衷覺得:台灣有荒野,真好。

時間在荒野中是不存在的,一切遵循自然的節奏,日出而起,日正而食,日落而息,起床、煮食、收帳篷,然後健行至預定的搭營地,搭帳、煮食、將食物包掛在樹上(防止熊來吃食物)、將鍋碗瓢盆等置於帳篷四周,這樣有熊靠近時就能知曉,就寢,每天在山林裡規律的生活著,與外界隔絕,一天走過一天,那是一種「山中無曆日,寒盡不知年」的意境。偶爾會遇到天候不良,例如:連日大雨、下雪,又或者不小心迷了路、滑落溪谷,升不起營火,在山道裡,每一天都是考驗,但也時時刻刻會有與山野風光或是野生動物相遇的意外驚喜,過程是辛苦的,但心靈是豐碩的,「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」最足以形容這段旅程,相信愛爬山的人,應該都能體會這兩句話。

喜歡作者在書中對於景色的細膩描述,以及她與男友之間的對話,一路上他們所遇到的健行者,都有著不同的故事,這是屬於作者的故事,而我為它感動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