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(寫於15, Jan 2016 16:55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和孩子對話時,我較少使用「為什麼」三個字?因為,「為什麼」隱含批判、不信任與質疑,讓人感覺疏離。若改以「我很好奇」,常能引動孩子思索與應答的欲望,若在好奇之外,能加上正向的連結,那就會開啟更美好的對話風景。
當我學會了好奇,就會對孩子的行為有了探索,而不是在還未深刻了解之前,予以說教或批判。而任何事物,都有正向存在,當好奇的過程,包裹了正向思維,便使得孩子有了「價值」的自我探索。但「正向」並非稱讚,也不是看到事件的表層,而是看到孩子的「渴望」層次,比如孩子的「勇氣」、「努力」、「未放棄」、「未逃避」...。
當父母與教師面對孩子,有很多「期待」、「觀點」、與「感受」交錯,情緒以複雜的面貌顯現,就不容易以「正向好奇」的態度引導。
接納與認同不一樣,接納是一種對生命的諒解。因此,接納一個孩子,並不一定認同他的行為,但一旦懂得接納,就能真正傾聽,幫助孩子釐清問題。
接納的感覺帶著一種愛與力量,一種寧靜淡定的感受。
當回答不出來時,我建議大人可以停頓沉思,而不需要在慣性中,急於解釋和回答。有時候我會跟孩子說:「你說的有道理,我得想一想才能回答你。」讓自己有更多時間沉澱與思考,也讓孩子感受到大人真誠面對問題。
常有人誤解快樂學習的面貌,當孩子在學習遇到疲乏或者挫折時,未經過談話與引導,便任由孩子放棄了。忽略了學習的責任、成就與興趣都必須放在一起談論,如此一來,學習者即使放棄了,也不會快樂,因為學習的過程,一定會遇到挫折、煩躁或困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