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寫於20, Dec 2011 21:19)

書名:《種下200%的樂活幸福》
作者:林義隆
出版日期:2009年6月
從人人稱羨的百萬年薪金飯碗,到楊桃第一次收成只賣700元;從拿滑鼠的雙手到拿鋤頭,林義隆的人生下半場少了光鮮亮麗,卻多了滿溢的幸福。

而這份幸福,充滿原味與健康。他的一對兒女在愛與支持的陪伴下,更獨立懂事,更願意自發學習。大自然無疑也是最好的老師,一如林義隆採用無農藥無肥料的「秀明自然農法」,連有機肥都不用,作物靠自然的力量成長,因為他相信,只有讓土地回到最初的健康,才會長出健康的作物,人吃了也才會健康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我們家專屬的夏夜星空】

這是我們家專屬的夏夜星空。也許小孩很快就長大了,不會再與我們躺在地上看星星,只是,這樣的星空是我們與小孩永遠的共同記憶,刻在心裡,永遠抹不掉,我們會不會太幸福、太懶散了?
 
【兒子的小小菜畦】
不施肥,不用藥,親手種菜,蔬菜的生命從兒子的手中開始繁衍,最後再回到人體,滋養人類的生命,相信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必定在兒子的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不管兒子長大後,是否會像瘋狂轉業為農夫的老爸一樣,也願意回鄉當農夫,但至少小時候曾為小小一畦菜園的努力,到長大後都會是兒子甜美的回憶!
 
【兒子的小小越野馬拉松】
村裡有寬敞筆直的鄉間道路,四周有美麗農地與蔭涼大樹,如果能讓學生在這樣自然的環境裡養成跑步的終身運動習慣,將來即使多數人長大後離鄉進城,他們仍會記得那流汗喘氣、夾雜野草與作物的田野香味,也仍會記得跑步時看到遠方的靜穆都蘭山,而這些點點滴滴的回憶將是促成孩子長大後,仍關懷故鄉的原動力。
 
【令人驚艷的女兒】
再過六年,女兒就高中畢業了,她也極可能如大多數的台東子弟,到外地去讀大專院校,就像風箏,將悠遊於另一片天空了,但我們所給的農家生活與鄉下的教育,就是那條牽著風箏的線,讓她在翱翔時不會忘記:人,必須以家為根本、以土地為依歸、以鄉村生活的純樸,才能自處於現代繁亂的世界。
 
【你終於和我同一國了!】
丈母娘已六十多歲了,沒想到才幾個月的田園生活,就漸漸被影響了,原來喜愛自然的天性存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,只要經常接觸,就會慢慢找回來被物質或都會的水泥叢林埋沒的天性。
 
【親子午後的共同工作】
童年只有一次,兒子讀半天課的低年級很快就會過去,以後這樣的機會也將會變少,也許幾年後,很多事已經忘記,但可能仍會依稀記得,那一個陰涼的下午,父子倆在楊桃樹下,一起拿鋸子並肩工作的流汗味道,而那樣的味道、那樣的感受將一路伴隨著兒子成長,也陪伴我的老去!
 
【雨天午後,女兒的籃球賽】
一場女兒的籃球賽、一個農夫的雨天下午、一個小小村莊、一所小小學校;瞧著孩子們的興奮臉龐,聽著孩子們的快樂歡笑,誰說快樂要多麼奢侈浪費才買得到,誰說幸福要多少金錢才換得來?如果我不是作了農夫,大概不會有這種自由,陪著孩子過這樣的一個下午吧?小孩很快就長大了,但這樣珍貴歡樂的下午,將是親子共同難忘的回憶。
 
【兒子的盲目單車實驗】
搬到鄉下,給小孩更多陪伴、更多空間、更多自然本來就是初衷,既然如此,隨著孩子長大,活動範圍愈大,就得忍受更多擔憂,不過這些擔憂都是來自父母嘗試控制的想法,只要換個角度想,就會發現那是不必要的。
只要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與支持,就算犯錯也是一種學習;就算受了小傷也總會康復。人生如果沒有擦撞的嘗試就沒有火花,沒有冒險就不可能有創造力。
 
【教養孩子與照顧農作物】
從教育小孩與照顧作物的對應上,我們深深的體會:人與植物都是生命,生命自己會追求美好,除非心已死。為人父母或農夫要竭力避免不當的干涉,就讓小孩或作物去綻放該有的生命之美吧!
 
【兒子的小玩意,探索與成長】
在鄉下,沒幫孩子們安排課輔、安親班、補習,因為只想讓兒子自由自在的自我探索與成長,找出自己的方向。
….我不就是希望兒子藉著遊玩,來培養獨立冒險的個性嗎?
我的兒子就是這樣可愛。童年不必急著長大,就像農作物不必施人為肥料加速長大,該來的就會來,該學會的就會學會,只要給予適當的協助與提醒,他會自己學習。
或許,將來兒子不一定擁有多高的學歷、讀多好的學校,或有一份多高薪的工作,可是至少他所做的事,是經過自由成長、自我追尋後,所肯定的事,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。
 
【鄉下國中入學的選擇思考】
多年的生活經驗告訴我,升學不是唯一,當然升學不是不重要,但只要有一定程度,就算不是頂尖學校,將來仍舊有許多機會。
而除了課業,也許生活常規、冒險精神、毅力、豐富生活、自發學習的意願更為重要。如果在國中階段就過度重視智育、激化競爭,那只會提早扼殺青少年對生活的探索,訓練出一群無自我追尋意志的平凡人。
不想孩子將來成為保守的人,更不希望孩子長大後仍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,我希望他們對生活抱持熱情,對社會抱持更多的想法與行動。
 
【鄉下教育小孩隨筆】
全家每天一起吃早餐、晚餐。早餐時趕上學,通常沒時間說太多話,不過全家在一起的感覺很溫馨;至於晚餐,就是全家熱絡的說話時間,夫妻倆覺得這種熱絡的家庭所帶來的溫暖,一定會帶給孩子們正面的影響。
….帶孩子們在園裡工作時,要讓孩子們感受園裡的美、學習觀察植物與其他生物,以及感受勞動的快樂。
希望我們在農業的投入能給他們關於人生的示範,孩子們也能在這段期間打好人格的基礎,最重要的是,珍惜現在全家在一起的鄉村生活。
 
【兒子史前博物館的學習】
給小孩寬裕的合理自由,他就會發展出有趣的創造力,大人拚命填塞自以為對小孩好的才藝與智育,也許養成一個循規蹈矩的上班族,但卻可能扼殺了一個自由且具創造力的心靈。
教育的本質就是激發學習意願,而不是強灌知識給他;我相信,在這樣的鄉村環境與老師、父母的引導下,小孩自己會走出一條路!
 
【肥綠菜蟲部隊】
面對小孩教育時也一樣,現在的父母都怕小孩輸在起跑點,拚命要小孩上課補習或上才藝班。這些非出於自願的學習,就是一種教育的農藥,只是扼殺小孩自我學習與探索的興趣,然而父母承擔不起特立獨行的人群壓力,也不相信小孩的自主學習能力,所以用了教育的農藥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發表留言